A-A+

发表特斯拉“杀人”言论?华为:已将相关人员免职!从“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到“帮车企卖好车”看华为的汽车业务整合

2021-08-06 22:21

  7月27日有报道称,华为内部发文宣布了车BU的最新人事调整,免去苏箐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职务,转入预备队接受训战和分配,卞红林接任苏箐为新任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

  7月28日,华为多位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认了该变动。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卞红林担任消费者BG硬件工程与产品开发管理部总裁兼任消费者BG CTO,该职位等级其实高于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也有可能是暂时兼任。”据悉,卞红林还将兼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CTO。

  华为方面也对最新任命进行了回应:“我公司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苏箐在参加外部活动谈及自动驾驶技术与安全时,针对特斯拉,发表了不当言论,苏箐已就其个人不当言论进行了深刻检讨,但鉴于其言论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公司决定免去苏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职务。苏箐将去战略预备队接受训战和分配。华为公司尊重产业界每一个参与者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努力与贡献,也希望与产业界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苏箐曾担任华为终端公司首席架构师,是典型的技术派。前述华为人士向记者表示:“苏箐之前是架设部部长,主要负责决策技术。”随后,苏箐成为汽车驾驶的负责人,有了更多管理岗职责,并对外发声。

  他最近在上海人工智能论坛上,谈及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时多次提到了“kill”,苏箐表示:“机器进入人类社会和人类共生的时候机器是一定会造成事故率的,讲难听点就是‘杀人’,只是说我们要把它的事故概率降到尽量低。从概率上来说,这就是一件有可能发生的事。”此番理工技术思维的言论引发了一些质疑,影响也在扩散。

  卞红林

  根据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资料显示,卞红林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专业,2011年加入华为。目前,其LinkedIn主页显示身份依旧为华为CBG CTO,及硬件工程和产品开发部总裁。

  一位接近卞红林的华为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卞红林没有汽车背景,但是在产品交付上拥有丰富经验。上述人士认为,技术都是相通的,尤其ICT和智能电动车。当前车业务从Demo进入量产交付了,也是正常变动。

  汽车和终端业务持续整合

  在人事调整的同时,华为汽车业务和终端业务正在持续整合。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从管理层到基层,都有不少终端人员进入到汽车部门当中。

  5月18日,华为内部发文表示,经总裁批准,免去余承东华为云CEO职位。此外,余承东仍为消费者BG CEO以及新增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王军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总裁。

  这也意味着,余承东将专心掌管终端和汽车两大部门。

  2019年5月,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与四大BG并列,同属一级部门,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标志着华为正式进军智能汽车产业。此后,该业务BG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低调,专注研发。

  2020年,华为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并将后者重组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委员会,由长期主导华为手机业务的余承东任主任。

  《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兼任消费者BG CEO的余承东任车BU CEO。曾任华为日本运营商业务部、华为无线网络业务部FDD产品线总裁的王军任车BU总裁。曾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的郑刚任车BU副总裁和首席战略官,他被认为在促成华为和北汽的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曾任华为全球解决方案总裁、西欧企业业务部的何利杨任车BU副总裁和总经理,外界认为其将有助于促进华为和欧洲汽车大厂间的合作。

  简单理解,在研发层面,硬件团队负责计算中心、传感器、电控部分的研发,软件团队负责自动驾驶算法和智能座舱,前者由智能驾驶业务线主导,后者正由原消费者业务团队大规模接手。

  如今看来,部门和业务的调整磨合还在继续,汽车业务作为华为押注的新星,在零部件供应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渠道商等赛道上探索。

  两种路线

  《财经》认为,要读懂这次人事变动的深意,需要了解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的两种打法。

  华为不造整车,但是除此之外,华为几乎介入了汽车的全生命周期。华为将自己定位为“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从芯片、操作系统到硬件、算法、云计算的技术闭环,这种全栈式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沿着两条思路,一是“造车”,提供汽车智能化零部件和解决方案给车企;二是卖车,在门店里售卖华为深度合作车型。

  华为智选是华为消费者BG的业务,余承东担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后,将会发力交付和渠道,“帮车企卖好车”。这是一个鲜明的信号——汽车业务从幕后走向台前,将需要承担更多商业变现的压力。

  一方面,汽车产业变革的第二波智能化浪潮开启。推动了芯片、传感器、通讯模块等硬件、操作系统、算法软件、应用软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等新技术更为关键,这是做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起家的华为的机遇。

  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制裁,华为几乎已经被迫放弃手机业务。有华为消费者业务员工向《财经》记者表示,自去年开始,手机团队中层以上领导就在不断流向其他部门。另有员工向《财经》记者透露,华为要卖掉Nova系列手机给运营商,以后Nova会采取类似贴牌的模式,终端业务今后将只保留mate系列和P系列。因此,以汽车弥补手机的收入窟窿,成为华为的新命题。

  外界留给华为的时间不会很多,而且今明两年,将是汽车产业这一轮智能化变革的重要窗口期。在此背景下,华为需要加快再加快,才能抢占更多市场。

  外界形势在倒逼华为加快汽车和消费者业务的整合。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倪雨晴编辑:张伟贤)、财经

Copyright © vwin德赢ac米兰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