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极端天气灾害频发 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成为“必修课”

2021-08-23 12:06

  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等不确定风险以及复合型灾害正考验着城市的安全稳定。根据应急管理部7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2801.9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08.6亿元。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特大暴雨灾害,极端天气引发的城市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8月2日12时,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导致河南省共有150个县(市、区)、1663个乡镇、1453.1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142.69亿元。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共造成302人死亡,50人失踪。

  随着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城市作为开放的复杂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风险也不断增加,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至关重要,这就对韧性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之一。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有建设“韧性城市”的表述,并提出:“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推动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增强公共设施应对风暴、干旱和地质灾害的能力,完善公共设施和建筑应急避难功能。”

  以往智慧城市注重效率,未来将更注重安全和自我抗风险能力。在整合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中,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建筑群落的智慧运维和科学防灾,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

  面对极端天气等非传统风险提出的新挑战,城市如何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专家认为,既要注重有形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应急设施等硬件建设;又要注重无形的社会组织能力、应急管理能力等软件建设;还要加强涉及人心、人性和人生的心件建设。

  浙江大学韧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王乃玉指出,“韧性城市”建设简单地说,就是先对城市进行“体检”,再针对性改善“体质”,帮助城市适应各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

  目前王乃玉领导的浙大韧性城市研究中心已经研发了韧性城市管理平台,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包含灾害推演过程的量化分析和决策模型,全面应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助推韧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

  灾害监测和预警、灾后资源调配和恢复评估等重要环节,都离不开基础数据积累和信息技术支撑。随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对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甚至是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新基建、数字经济等国家方针政策的推行下,不少企业积极参与进来,聚集产业发展的力量为城市治理和公共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上市公司海峡创新(300300)深耕智慧城市领域多年,是国内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凭借强大的数据和产业生态整合能力,在智慧应急、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警务等领域取得了不错成效。公开信息显示,海峡创新已经与王乃玉教授领衔的浙江大学韧性城市研究中心达成合作,以“城市韧性”为基本切入点,特别是针对极端天气对城市正常运行的冲击和影响,打造满足应急系统客户需求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并做好相关核心技术的承接工作,努力提升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和安全运行效率。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防灾减灾要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韧性城市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多方参与,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防灾减灾工程性措施和应急空间建设、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同样至关重要。

Copyright © vwin德赢ac米兰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分享到: